首页 > 资讯资讯 > 媒体关注

“智能+”畅通出行安全路

发布时间:2019/6/14 9:46:51

  5月22日凌晨,在徐兰高铁洛阳龙门至渑池南区间,洛阳工务段高铁测量组4名职工在4个小时的维修“天窗”里,利用天宝检测仪对上下行线路进行精准测量,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班组,为次日的线路精调施工提供技术参数。像这样的测量工作,他们每晚都要进行。“高铁‘重检慎修’,如果没有先进的检测工具,精检细修就很难实现。”洛阳工务段副段长曹世东说。

 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,铁路养护维修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曹世东介绍,高铁线路养护提倡“重检慎修”“精检细修”理念。检测是发现问题、整改问题的前提和基准。如果检测工具跟不上,不仅难以发现细小的病灶,而且效率也难以保证。而一个细小的数据变化,就可能影响高铁运行安全。近年来,他们把加强高铁设备的检测作为重中之重,按照精细化检测要求,购置了电子数显道尺、轨道平直度测量仪、天宝检测仪、全站仪、拉特激光检测仪、CP3精测网络以及钢轨、道岔精磨仪器等一批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具。

  全站仪是一种静态检测的便捷式工具。它利用电测传感器、掌上电脑等先进检测和数据处理设备,对轨道高低、水平、轨距、轨向、扭曲等参数进行检测。通过全站仪自动照准功能以及无线电、蓝牙通信设备,作业人员可实现平面和高程的绝对定位测量,确保高铁线路的方向、轨距、高低检测精确度在0.1毫米范围内,水平精确度在0.4毫米范围内。

  高铁线路设备的养护维修与既有线作业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。曹世东告诉记者,高铁线路主要靠调整轨道结构零部件,消灭线路设备病害。为落实好“慎修”要求,他们坚持把高标准、精修、慎修理念贯穿于设备养修全过程,对轨距、轨向和高低、方向等病害,分别采取逐枕对应更换轨距挡板、更换调高垫板等方法整治,作业精度控制在0.5毫米以内。针对高铁线路维修的实际需要,他们组织技术人员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,先后设计制作了螺杆式起道器、齿轮式起道器和改道器等作业机具,满足了高铁线路维修的需求,提高了作业效率。

  如果说高铁线路养护维修工具是时代的产物,那么既有铁路养护维修工具的变化则折射出铁路发展的光芒。 

  改革开放初期,洛阳工务段管内陇海、焦柳两大铁路干线铺设的钢轨由过去的P43型钢轨换成了P50型钢轨,轨枕也换成了钢筋混凝土枕。尽管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改善,但旅客列车时速也才七八十公里。“那时,线路维修作业量大、设备稳定性差、维修难度大,工务职工是又苦又累又脏的工种。”洛阳工务段副段长贺二国介绍,当时,线路维修保养作业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洋镐、别叉、石砟叉“三大件”,职工每天扛着“三大件”作业,一天下来,累得都走不动路。贺二国给我们回忆了这样一个场景:在一次线路维修作业中,一名职工要负责15孔(两根轨枕之间为一孔)线路的扒、捣、封作业任务。他们利用列车通过的间隙时间,使用别叉将线路道床里的道砟全部扒出来,将道床枕木盒内的道砟清理干净。然后,工班长组织作业人员集中在一起,统一起道和捣固作业。作业时,职工听着号子声,一下一下地将洋镐举过头顶向下砸……

  就是在这样的繁重体力劳动和艰苦的岁月中,一代又一代的铁路养路工确保着祖国大动脉的安全畅通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铁路先后实施了六次大提速。在提速改造中,一批新型内燃捣固机、手提电镐、切轨机、钻孔机等生产机具相继配置到了洛阳工务段的车间班组,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。1998年,洛阳工务段自筹资金,购置两台QQ-S300中型清筛车。2008年5月,洛阳工务段又成立机捣工区,配属两台中型捣固车,担负着陇海、焦柳两大铁路干线的机械捣固维修施工任务。

  “近年来,铁路养路机械化再加速,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,作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”贺二国说,“工务职工告别了脏苦累,展现着新姿态。”2018年,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为该段配置了两台大型线路捣固车、两台大型道岔捣固车。大兵团、机械化、集中修……已成为线路设备养护维修的主要方法。